- ·上一篇文章:“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 智能网联汽车迎机遇
- ·下一篇文章:江苏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专项排查工作
70年和20年:澳门社会的国情教育历久弥新
新华社澳门9月22日电(记者王晨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同胞对祖国的自豪与认同,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播下了种子,激励他们去了解整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在。
历经70年风雨历程,尤其是回归后20年来的倾力培育,这颗种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让澳门同胞熟知祖国的国情,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融入国家发展。
学校教育源远流长
作为国情教育的“第一启蒙”,澳门教育界在回归前就扛起了推广国情教育的重任。
澳门著名教育家杜岚曾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在濠江中学升起五星红旗,震动整个澳门。她担任濠江中学校长时,坚持在学校推行普通话教育,坚持爱国爱澳的办学宗旨,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澳门青少年,激励更多爱国爱澳的教育团体加入进来。
1993年澳门基本法颁布后,澳门中华教育会编写了基本法课本作为在学校推行国情教育的尝试。作为民间团体,中华教育会无法借助当时的澳葡政府去推动,而是让各个学校自由选择在高中阶段作为教材。
回归后,特区政府逐步开始将国情教育法制化、正规化,国情教育推广逐渐深入。
特区政府2014年颁布了《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2015年颁布了《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都规定国情教育是中小学品德与公民课程的组成部分。澳门的初中和高中将历史独立设为科目,并使用专门编写的教材进行中国历史教育。2019年已完成《品德与公民》教材的修订,并推进全澳学校使用。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回归祖国以来,澳门已培养和孕育出很好的爱国爱澳氛围,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和教育界共同努力,实现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保证“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为青年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社会活动相辅相成
在学校教育之外,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也为广大澳门同胞,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深入了解国情和国家发展的平台。
特区政府自2018年起,在每年的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国家安全教育展。澳门社会各界反应热烈,各界团体、机构、学校、公务员、市民踊跃观展,国家安全教育展已成为向澳门同胞进行国情教育的品牌展览。
为了将国情教育常态化,特区政府还修建了澳门家国情怀馆。馆内设施包括环绕式LED体验区、图书阅览区、互动展区、多功能厅、宪法基本法“咖啡角”等,成为学习中华文化、了解国家历史、普及宪法知识、培养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特区政府和社会团体还针对青少年举办大量的竞赛和讲座,例如澳门青少年外交知识竞赛、澳门青少年国情知识竞赛、全澳小学生国情绘画大赛、中国航天日专题讲座等,将“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互联网+、青年创业等概念推广到澳门青少年中,与内地接轨同步。
澳门国情教育协会会长王海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澳门国情教育协会自2009年成立后,便致力于推动国情知识在澳门的普及教育,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情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广大澳门青少年“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澳门特区不断发扬光大,促进人心的回归。
人员交流方兴未艾
除了在本地推行国情教育外,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团体还支持鼓励青少年走出澳门,亲自到祖国内地,了解国情社情,实地感受中华历史文化。
2016年初,在澳门社会各团体原有青年培养工作基础上,特区政府推出“千人计划”,每年遴选1000人赴内地各省市开展多元的学习交流活动,随后几年参加人数不断增加。活动主题涵盖历史文化、体育运动、科技创新、青年创业、社会工作等领域。
2017年4月,澳门基金会主办的“千人汇”平台正式推出,将参与澳门“千人计划”的青年汇聚起来,让不同团体的青年彼此交流、互补长短,并将赴内地交流的心得体会运用到澳门,为特区施政提出建议,为特区的发展储备人才。
特区教育暨青年局与国家相关部委合办“国防教育营”“澳门青年学生军事夏令营”“京港澳学生交流夏令营”等多个内地参访活动,组织澳门中小学生去内地参观高校、博物馆、历史古迹,增进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及教育的了解。
未来,特区教育暨青年局还计划进一步增加“认识祖国、爱我中华”学习之旅的资助名额,新增针对教学人员学习及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资助,以加强推动学校师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及中华历史文化,并亲身考察国家的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