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江西援鄂医疗队员回忆抗疫故事:感动每天都在上演
- ·下一篇文章:屏幕发声激光电视上市热销 占新品零售额6成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广东凤凰山走访见闻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广东凤凰山走访见闻
新华社广州4月10日电 题: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广东凤凰山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黄垚、詹奕嘉、毛鑫
粤东潮州凤凰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凤凰镇各村落“隐藏”其间,数以万计的茶农正忙碌地采摘单丛茶。这里曾因贫穷让邻镇人“避之不及”,如今却已是“富在深山”,个中玄机就在这片漫山遍野的单丛茶里。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981866", container: "_kaqw1o7bid", async: true });[img]//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js" async="async" defer="defer" >
凤凰镇海拔高、气候湿润、土壤富含矿物质,种茶已有数百年历史。这里的乌龙茶因单株种植、单株采摘、单株制作而得名凤凰单丛,其味“香甘醇韵”而被许多茶客称道。然而,交通不便一度阻碍了单丛茶走出深山,不少茶农贫困潦倒、生计艰难。
“之前山路因为是土路,经常打滑,车有时候还要好多人来帮忙推上去。”凤凰镇乌岽村村民魏继业回忆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盘山公路的修建,才使单丛茶香飘出山岭,进入千家万户的茶杯。
公路开、电力通,镇里海拔最高的乌岽村“乌鸡变凤凰”,成为凤凰镇首屈一指的富裕村落,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有楼房、户户有汽车,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以前村民还种些蔬菜水果,现在几乎都种茶了。”凤凰镇党委书记黄志刚说,目前全镇单丛茶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量超过700万斤,产值约10亿元,不少农民年均收入已达十几万元。“许多村民看到家乡茶产业发展,纷纷从外地回来种茶。”
单丛茶均价大致在80元至120元之间,好的高山单丛茶能卖到每斤数千上万元。“每年三四月份,凤凰山上采茶的农民、制茶的师傅有七八万人。”黄志刚说,今年春节后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茶产业的影响,当地政府帮茶农在邻县、邻省找了不少采茶工。
“采茶工好找,但技术高超的制茶师傅很稀缺。”家里九代人都在种茶叶的“80后”黄远智告诉记者,除生长环境外,单丛茶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制作技术,晒青、做青、揉捻等工序的繁复考究程度在茶叶中十分罕见。
晒青阶段“看天吃饭”,做青等则靠师傅技艺,但由于每个人手劲、方式不同,即使同一种茶做出来味道也有差异。为了提高效率、稳定品质,年轻的茶农们提高了制茶的机械化程度。黄远智举例说:“揉捻阶段1台机器可以代替10个工人;以前一个木炭炉一次只能烘焙不到1斤茶叶,现在机器1小时能烘焙几百斤。”
“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中、低山单丛茶品质的关键。”黄志刚表示,价值高的高山茶可以采用个性化种植制作方式,但产量更大的中、低山茶需要通过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品质、打出品牌,这是凤凰镇茶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几代人主做批发,我们这一代想做‘字号’。”谈到创建品牌,黄远智感触颇深,他希望能更好地继承父辈们留下的古茶树和制作技艺,通过更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提升单丛茶品质,打造“百年老字号”。
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会长陈玉春介绍说,涵盖非遗传承、工夫茶培训、茶文化空间的茶叶交易市场也已在规划建设中,未来还打算建设线上线下采购信息对接平台,更好服务茶农。
“凤凰茶产业不仅要追求质量、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同时还要‘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黄志刚对凤凰镇的未来信心满满,“我们将通过创建茶旅特色小镇,连接第二、第三产业,让茶园变公园、农民变股民,既保护生态又推动增收,走好农村特色产业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