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听!我的抗美援朝
- ·下一篇文章:北京国际音乐节如何240小时音乐不停?
赵昌文: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赵昌文: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出现的新变化而作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判断。如果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话,那么,从“转向”到“进入”则标志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紧迫性。
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根本出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应对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克服困难、化解挑战、对冲压力,关键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好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做好自己的事。发挥好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不同于发挥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做好自己的事不同于做自己的事,这里的关键是“好”字。那么,什么是好呢?好就是必须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好就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上,强调了“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求;在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了“安全”的目标,这标志着“安全”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进行认识和评价。从宏观看,就是要不存在重大结构性失衡,正常的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得以顺畅进行;产业和技术前沿边界能够持续向前推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源泉主要来自于创新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资源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尽可能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公平合理;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能守住底线;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主要服从于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从中观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保持一个动态均衡并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地区、行业的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生产要素的错配而带来的效率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建立起一个能够不断满足国内最终消费需求的高水平供给体系。从微观看,就是要创造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激励相容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使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发挥好我国发展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应该看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一是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规模庞大、供求多元、创新活跃、拉动力强的内需市场。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水平正是消费结构变革和升级最快的时期。二是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加之需求多元和广阔市场空间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经济更具活力。三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逐步从过去依赖较大规模的出口转向以国内有效投资和消费为主,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四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并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等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进一步凸显。
一切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都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一是要始终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要抓好主要任务。创新发展方面,要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大力气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重大科学问题;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快速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要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把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转化为利用好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绿色发展方面,要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产、生活方式要控制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积极促进绿色消费,逐步改变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出口依赖型生产方式。开放发展方面,要始终坚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共享发展方面,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不断把做大的“蛋糕”分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要始终坚持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主线。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核心,抓住成本、技术等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金融、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着力补齐软性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国际协调,在开放竞争合作中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是要始终坚持把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要求,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必须对标国际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以及企业和产业集聚。坚决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并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牢牢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梗阻,消除制度、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一。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四是要始终坚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已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国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要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操作性的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和效益优先,把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加快构建绿色GDP统计等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推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亲清政商关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培育激发企业家精神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企业家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努力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完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特别是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避免政策成为企业套利的工具或者不能及时调整甚至退出。依法治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强化法律的保障作用,让好的制度和政策能够长期得到执行。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