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西藏白朗县“菜篮子”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
- ·下一篇文章:史上第二高国庆档之后,电影市场为何“后劲不足”?
2020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一场特殊的“造车筑梦”
中新网湖北襄阳11月14日电 (记者 邢翀)动手造一辆车,上演属于自己的“速度与激情”,这是不少高校汽车专业学生的梦想。得益于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很多大学生的“造车筑梦”得以实现。
9日至14日,2020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比赛在湖北襄阳上演,共有107支车队、2000余名学生队员、300余名裁判和工作人员抵达赛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世界上唯一举行的大学生方程式赛事。疫情之下,这场特殊的“造车筑梦”更显难能可贵。
选手准备发车 邢翀 摄
大学生方程式大赛是起源于美国的高校学生造车教育平台,采用制造一辆小型单座方程式赛车并参加静态答辩和动态测试形式,以总分多少决定胜负。201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21所大专院校和易车联合创办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比赛,针对中国汽车工程教育和汽车产业的现状,吸收并借鉴其他国家大学生方程式赛事经验,以打造一个以培养中国未来汽车产业领导者和工程师为目标的公共教育新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球的赛事安排,世界其他地区的大学生方程式赛事全部停摆,德国早在今年2月就宣布停办大学生方程式比赛。中国的大赛还要不要办?这是一直萦绕在大赛执行主任闫建来心头的疙瘩。
各支队伍车辆集结 邢翀 摄
作为大赛创始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一直把大学生称为“孩子们”,他说上半年有不少孩子问他今年还能不能参加比赛。“这些孩子们是大赛的主角,正是因为孩子们的坚守和执着才让我们有了继续承办比赛的信心与信念。”
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一边焦急等待着结果,一边设计组装车辆。然而疫情之下的“造车”比以往多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张少波是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他告诉记者,学生们的车辆设计大约从去年十一月就开始启动,但受疫情影响,学校开学推迟,直到今年六月份才初步定型,然而更艰难的工作是后期工艺加工。
“海南本地制造企业较少,受疫情影响,快递寄件都停了,幸亏有各兄弟院校及时交流信息渠道,一些新加入团队的同学对设计图纸把握不好,后期拿到零部件后发现不对又得重新组装,周期就一下子拉长了。”张少波说。
在经历了多番交流后,闫建来与襄阳市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只要疫情态势和防控政策允许,这场坚持了10年的“造车筑梦”就不该停办。“这个平台发展10年了,很多学校都把这里当做孩子们的毕业论文实践场,不办的话这些临近毕业的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在与大学生们沟通后,更让闫建来深受感触的是,经过近半年的宅家生活,孩子们的情绪也显得消沉。“他们需要一个契机和目标来激发活力,而我们不应该把孩子们动手造车的火苗掐灭。”
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属于业余造车,按照规定,只能当年制造的车才能参赛,每辆参加大学生方程式的赛车都是全球唯一一辆“原型车”。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多院校直到下半年才开学,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新车”。
为此,组委会也打破常规,本着鼓励车队保持参赛记录的精神,特例允许非当年赛车参赛,但赛车必须符合相关的竞赛规则。
海南大学由于开学相对较早,加之去年首次参赛就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学生们返校后很快就投入到“造车”中。“我问他们是造新车还是用二年车,大家伙异口同声地回答要造新车。”张少波说。
尽管如此,海南大学团队依然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张少波介绍说,此次参赛的22人团队中除了汽车制造专业学生,还有管理、美术、动画等专业学生,甚至有大四学生因为想要参赛推迟了一年考研,大家一起不断研究、熬夜,终于造出了一辆新车。
方程式比赛还涉及到直线加速测试、8字环绕测试、高速避障测试、操控性测试、耐久测试等动态测试,因此“造车”完成后更需要车手与车辆不断“磨合”。疫情之下没有太多合适的赛道能够练手,海南大学团队最终只得在校外找来一个小型卡丁车场练车。
“大家做这个一开始肯定是喜欢,但喜欢上了就是责任。”张少波向记者感叹说,目前中国国内类似于大学生方程式这样做实车跑动的比赛相对较少,而这对技术、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很大的考验,是一个能够全方面锻炼学生的平台。“国内凡是有车辆工程的院校,大家都想来参加,也都应该来参加,让孩子们得到锻炼。”
在闫建来看来,特殊时期的这场特殊的“造车”之旅更加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他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由产业决定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一直站在前端引领学生向产业靠拢,比如2017年智能汽车开始提上议程,大学生方程式就增设了无人驾驶测试。
谈及未来,他说希望能够启动信息安全大赛,甚至连飞行汽车都在大赛的视野范围内,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在此“造车筑梦”,实现人生中的“速度与激情”。(完)